濰坊醫學院“細胞的微觀世界”科普基地是集生命科學教學研究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基地。
實現教學、科普、鏈接生命科學各學科知識、科普研發及對外交流的五大功能。學院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,普及科學知識、倡導科學方法、傳播科學思想、弘揚科學精神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堅持科普教育活動與科普資源研發并重,以多種方式展示細胞的微觀形態,展現人體細胞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和規律,向社會各界人士普及生命科學知識,引導參觀學習者懂得尊重生命,熱愛生命、珍惜生命、敬畏生命,進而激發探索生命的熱情,形成良好的高校科普教育活動氛圍。具體工作內容如下:
(一)普及科學知識。整合優化校內外科普資源,利用人才優勢、場地優勢和專業優勢,面向大學生、中小學生和普通民眾提供全面系統的科學普及服務,普及科學知識、弘揚科學精神、宣傳科學思想和方法,為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;
(二)弘揚科學精神。培育科學精神是立德樹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科普基地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,注重科學方法、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的傳播和培育,通過科普講座、科普培訓、科學家故事宣講等活動,使青少年在見證祖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過程中,激發勇于創新、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,樹立正確的科學知識觀和科學探索觀,促進科學精神的樹立和弘揚。
(三)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,提煉深化科普選題、重點科技事件等有關內容,積極開展科普作品創作、出版優秀科普作品,不斷更新科普展教資源,提高傳播效率和影響力;
(四)激發科學興趣。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,激發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是科普教育的應有之意。在科普教育的過程中,力求跳出書本與課堂的局限,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,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去操作科學實驗,觀察實驗現象,體驗現代細胞生物學技術,使他們在動手動腦中感受到生命科學知識和生物醫藥技術的魅力,激發青少年的科學夢想和科學志向,點燃對科學探索的熱情,引導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,從小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。為我國培育出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,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夯實人才基礎。;